汉语中的“了”与“过”的区别

Hua




一、“了”的几种用法
 
不少学习者都觉得“了”的用法比较难掌握,其实,汉语的“了”在句子中要有下面几种用法,把他们理解后,就比较正确的运用。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
 
“了”常常用在句末,说的是已经发生的情况
 
从语法上说,“了”是语气助词,但它所表示的却是动作的时间:
 
他进城了/我去商店了/昨天我们去长城了。
 
应该注意到是,用“了”的时候,句子中动词的宾语前一般不能加数量词做定语,否则句子没有完,语义不清楚:
 
我买本子了。——我已经买了一个本子,还要买两个本子。
 
我看电影了。——我已经看一场电影了,还想看第二场电影。
 
在有“来、去、到“等组成的连动句中,”了“应该放在第二个动词或句子之后:他去上海出差了/他来北京学了几个月汉语/他们到长城游览去了。
 
还应该特别注意到是,在否定句里,动词前应该用“没”,而“了”则不能再出现了:我没进城/他没去商店/昨天我们没去长城/我还没吃完饭。
 
2、表示动作的结束
 
“了”一般用在动词后面,动词常常有宾语,而且宾语前应该有数量词与或其他成分做定语:小王买了一本书/小张照了一张相/我们刚才看了一场电影。
 
表示否定时动词前加“没”,同样不需要再出现“了”,而且宾语前的数量词等也不能出现:我没买书/他没照相/他们刚才没看电影/她没吃苹果。
 
在肯定句中,“了”后的宾语如果没有定语,句子就没有结束,应该在宾语后再加上其他动词性词语,构成连续的两个动作,而且这两个动作都有可能在将来完成:我们下课了就回家/他吃了饭就去上课/咱们吗了东西就去看朋友。
 
这样的句子句末有了“了”时,句子的两个动作则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因为句末的“了”决定了全局动作发生的时间:他下课了就回家了/我吃了饭就去上课了/我们买了东西就去看朋友了。
 
如果在表示动作结束的句子后再加上了一个“了”,则表示居中所说的事情是从过去的时间持续到现在,并且还要继续下去:
 
我吃了一个面包了。(我还想吃第二个面包)
 
我已经学了两年汉语了。(他还在学习汉语)
 
3、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
 
这个“了“是语气词,表示的是情况的变化,应该放在句末。要注意到是,否定句里仍可以用”了“:
 
雨停了/不刮风了/他不去长城了/我没有钱了。
 
表示动作的可能
 
“了“的另一个发音是”liao”, 表示动作的可能性或者能否完成:
 
他去得了/我去不了/他来得了来不了?/你吃得了/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拿不了。

二、“过“的几种用法
 
动态助词“过”强调动作曾经发生,既过去的经历。此外,“过”还有其他的用法。
 
1、表示过去的经历
 
“过“表示曾经发生,因此,即使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时间词,也不会影响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有时间词,则应该比较模糊或者是比较宽泛的时间词。如“以前”、“曾经“、”几年前“、及”过去“、”上星期“等,而不应该是很具体的某一个时间词语,如”昨天“、“上星期一”等。与“了”最大的区别是,在否定句中,“过”还要保留。
 
我去过上海/他还没吃过烤鸭/你们看过中国电影吗?/我们以前来过北京/我妈妈曾经到过上海。
 
与“了”相同的是,在连动句中,“过”也应该用在第二个动词或整个句子之后:
 
他去年到海南旅游过/我曾经来北京进修过汉语/我们去桂林玩过两次。
 
2、表示动作的实现
 
“过”的这种用法字面上与表示经历的用法完全一样,但它表示的却是动作的完成,句末常常加“了”,一般用在对话当中:早饭我吃过了/我刚刚听过这个音乐了。
 
3、表示具体的动作
 
“过”还可以表示“生活”、“度过”、“庆祝”、“经过”等具体的动作,也可以表示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
 
我和大家一起过春节/你们要好好过日子/今天咱们给他过生日/咱们赶快过河吧。
 
4、表示超过了限度
 
汉语口语中“过”还有“过分、超过”的意思,这个“过”在句子中既可以做补语。也可以直接做动词谓语。
 
三、两者区别

“了”和“过”用法很相似,能用“过”的动词后,很多都能用“了”替换而句意大致相同。如:“吃了(过)苦头就明白了。”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应注意分辨,以提高用语的准确性。试比较:
 
我们游览了长城。(“游览”的动作已实现)
 
我们游览过长城。(以往有“游览”的经历)
 
他去了北京。(暗示现在“去”的,“去”的动作已实现,着眼点是现在)
 
他去过北京。(暗示不是现在“去”的,着眼点是过去)
 
他当了班长。(暗示现在成为班长,着眼点是现在)
 
他当过班长。(暗示现在不是班长,着眼点是过去)

 

This column was published by the author in their personal capacity.
The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column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reflect the view of Cafetalk.

Название урока

Comments (0)

Login to Comment Log in »
Hua

from:

in:

Преподает

Language Fluency

Китайский   Native
Английский   Daily conversation

Сейчас популярно

  • Китайский

    聊聊北京话/Talking about Beijing dialect

    用3个词总结北京话,说的到位! 说好北京话,注意三个关键感叹词“嘿”“哟”“哎呦喂”外,北京人在说话时还有很多“话佐料”。 “话佐料”是过去说相声的一种说法,指的是说话时,使用“啊”“嚯”“哎”“呦...

    Hua

    Hua

    0
    2644
    Jul 20, 2022
  • Китайский

    中国的“吃”文化(Chinese culture of eating)

    中国的“吃”文化中国人向来重视吃,祖训为“民以食为天”。 曾经的中国,以“吃了吗?”来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工作叫“饭碗”,铁饭碗,金饭碗,泥饭碗。勉强维持生活叫“糊口”;受欢迎叫“吃香” ;受伤害叫“...

    Hua

    Hua

    0
    2414
    Sep 1, 2022
  • Английский

    小暑Xiǎoshǔ,Minor Heat/Slight Heat

    小暑Xiǎoshǔ,Minor Heat/Slight Heat When the sun reaches the celestial longitude of 105 degrees, it’s ...

    Hua

    Hua

    0
    2225
    Jul 7, 2022
  • Китайский

    学习汉语“多音字”难点(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Chinese)

    外国人学习汉语相对是比较难的,每个字在不同意境中语意不同,其中还有多音字等。有以下难点例句: 一、分析题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

    Hua

    Hua

    0
    2079
    Jul 3, 2022
« Back to List of Tutor's Column

Got a question? Click to Chat